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华消化杂志》稿约
《中华消化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消化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消化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消化科学术交流。......
作者: 刊期: 2015- 07
-
《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度特邀审稿人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5- 07
-
2015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作者: 刊期: 2015- 07
-
《中华消化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组成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5- 07
-
饮食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FGID)是一组慢性或复发性胃肠道症候群,经检查未能发现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异常[1],主要包括IBS、功能性消化不良等。FGID发病率高,个体差异大,是消化科门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往往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命质量。多项研究支持食物摄入在FGI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大量FG......
作者:刘燕;于晓峰;童依丽 刊期: 2015- 07
-
功能性胃肠病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建议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FGI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FGID患者反复就诊,诊治费用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对FGID的研究广泛并逐渐深入,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社会心理、饮食和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等[1]......
作者:辛海威;魏镜;柯美云 刊期: 2015- 07
-
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对肠易激综合征作用的研究进展
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IBS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为6.5%~10.1%,且呈上升趋势[1]。IBS并非单纯的功能性胃肠病,内脏高敏感和肠道动力异常是IBS两大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潜在的机制涉及肠道免疫异常激活、肠黏膜低度炎性反应、肠道菌群改变、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各机制相互关联[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在IBS发生、......
作者:胡玥;陶丽媛;吕宾 刊期: 2015- 07
-
我国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现状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全面、准确诊断IBS是提高疗效的前提。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罗马Ⅲ诊断标准属于症状诊断标准[1],我国IBS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排除器质性疾病依然是诊断IBS的前提。IBS患者常存在症状重叠,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生命质量普遍下降,故提倡从多维度考量IBS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作者:方秀才 刊期: 2015- 07
-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
IBS是常见胃肠道疾病之一,也是消化内科患者常见就诊原因之一。在21世纪,IBS仍然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目前关于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BS临床表型多样,病因及发病机制由多种因素参与。IBS可能是一大类疾病,这些疾病表现的临床症状相似,但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在过去的40年中,已对IBS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传统上,IBS发病机制包括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脑-肠轴调节异常......
作者:左秀丽 刊期: 2015- 07
-
从循证医学证据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规药物治疗
IBS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或)性状改变、排便后缓解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消化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异常、黏膜分泌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改变,临床治疗以缓解症状为目的。目前常规治疗药物包括解痉药物、促动力药物、止泻剂、通便药、益生菌和抗生素等,但不同患者病因存在差异,同一患者亦可存在多种病理生理异常,因此某一药物常难以纠正患者的所有异常。现拟从循证医学角度介绍常规治......
作者:刘劲松 刊期: 2015- 07
动态资讯
- 1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 2 基因芯片及其在消化系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3 胃癌细胞对细小病毒H-1敏感性差异的实验研究
- 4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非食管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5 抑酸深度与酸相关性疾病
- 6 胆汁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病
- 7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 8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多学科诊治的现状与展望
- 9 南昌地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 10 克罗恩病患者手术及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1 炎症性肠病结肠镜检查的评价
- 12 肝细胞肝癌中组织蛋白酶D、H和L的表达
- 13 贲门失弛缓症下食管括约肌内注入肉毒毒素的量效关系研究
- 14 空肠异位胰腺伴胃癌一例
- 15 质子泵抑制剂提高人胃腺癌细胞化学治疗敏感性研究
- 16 中国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的等位变异
- 17 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 18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 19 老年脾梗死一例
- 20 原发性肝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