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E-钙粘蛋白-连接素复合体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及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E-钙粘蛋白-连接素复合体介导细胞-细胞间粘附,在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检测胃癌组织E-钙粘蛋白和α-连接素、β-连接素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病人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8例胃癌E-钙粘蛋白和α-连接素、β-连接素的表达水平.结果E-钙粘蛋白、α-连接素和β-连接素在胃癌异常表达率分别为44.6%,73.6%和432%.148例胃癌中E-钙粘......
作者:周永宁;徐采朴;彭贵勇;房殿春 刊期: 2003- 03
-
幽门螺杆菌cag致病岛ORF10基因下调胃上皮白细胞介素-8转录
目的幽门螺杆菌(Hp)cag致病岛(cagPAI)含30多个基因,HpcagⅠ与cagⅡ中许多基因能增加胃上皮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转录与IL-8蛋白分泌.本研究观察HpcagⅡ中ORF10基因对胃上皮细胞IL-8基因转录的影响,以验证HpcagPAI中某些基因下调IL-8基因转录及表达的可能性.方法构建cagⅡORF10基因缺失(ORF10)Hp突变株及带有IL-8报告基因的人胃癌细胞系......
作者:李淑德;许国铭;李兆申 刊期: 2003- 03
-
p27kip1基因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p27基因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体腺病毒Ad-p27kipl,转移到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EC-9706,用流式细胞术、DNA片段分析法、TUNEL法观察Ad-p27kip1诱导EC-9706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重组体腺病毒Ad-p27kip1,病毒滴度为1.24×1012CFU/ml,在感染倍数≥50感染强度时,即可达到100%的转导效率.Ad-p27kip1转染食......
作者:吴清明;童强;于皆平;王小虎;谢国建;刘重贞 刊期: 2003- 03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肠化的影响
目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终发展成肠型胃癌.通过5年随访,探讨根除Hp是否对胃黏膜肠化逆转、发生及发展有影响.方法将1996年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方法检测Hp均为阳性的39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1例,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197例,给予安慰剂;服药前及5年后分别从胃窦部及胃体部取材检测胃炎、胃炎活动性及肠化.结果5......
作者:金珠;林三仁;沈祖尧;周丽雅;丁士刚 刊期: 2003- 03
-
氧化苦参碱防治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预防及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30mg/kg、90mg/kg)干预前后肝指数、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含量、肿瘤坏死因子(TGF)-β1mRNA表达水平、电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氧化苦参碱干预组较模型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下降,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TGF-β1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
作者:杨文卓;曾民德;范竹萍;茅益民;陆伦根;曹爱平 刊期: 2003- 03
-
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73在人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原位检测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73在常见上皮肿瘤中的表达状况,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上皮肿瘤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cRNA/mRNA原位杂交的方法,用体外转录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大肠癌、胃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组织及同一患者的相应正常组织作表达情况的配对研究.结果SNC73基因在胃、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在其他组织细胞中未见表达;在大肠癌和胃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降......
作者:吴翰桂;郑树;张苏展;彭佳萍 刊期: 2003- 03
-
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
目的抗生素耐药越来越被公认为是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比较根除Hp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发生倾向和监测耐药率.方法选用7株敏感菌株(其中2株为标准菌株)进行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克拉霉素5种抗生素的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随机选取2000~2001年间保存的165株菌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对上述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监测.结果体外诱导试验显示,7株Hp中5株诱导......
作者:梁晓;刘文忠;陆红;徐蔚文;萧树东 刊期: 2003- 03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目的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MMC)变化,并分析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20名健康对照者及17例IBS患者(8例腹泻型,9例便秘型)禁食6h以上,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灌注式小肠测压管记录至少2个完整的MMC周期,之后给每位受试者服标准餐,用餐时间为15~30min,继续观察餐后波1~2h.结果腹泻型IBS患者消化间期MMC周期短、Ⅲ相波幅高、时程长,便秘型IBS......
作者:徐尔迪;董蕾;兰康;戴菲;宋亚华;龚均;罗金燕 刊期: 2003- 03
-
多发性胃肠间质瘤一例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病理学诊断新概念.国内陆续有一些报道,但多发性胃肠间质瘤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子中;陈家林;詹利永 刊期: 2003- 03
-
肠系膜静脉血栓并回肠血管畸形致小肠出血一例
患者男,51岁,腹痛2周入院.患者2周前食辣椒后感左上腹胀痛,阵发性绞痛,进餐后加重,餐后2~3h缓解,伴间歇性呕吐、腹泻,解黄色稀便,2~3次/d.入院2周后腹痛加重,波及右下腹,并解暗红色血便,每日约200ml.予罂粟碱150mg,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静脉滴注,腹痛减轻,但仍有反复血便.......
作者:许子彬;周季英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残余胆囊管结石八例
- 2 胰腺癌合并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 3 离子通道与肠易激综合征
- 4 牛磺酸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 5 Barrett食管上皮中胃肠激素的表达
- 6 色甘酸钠防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 7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不同作用时点对人胰腺癌细胞系PaTu8988s作用的影响
- 8 66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肠镜下特征和病理特征分析
- 9 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肠道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及排便功能的影响
- 1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再狭窄处理
- 11 胰腺内分泌腺癌并肝转移一例
- 12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38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 13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上消化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 14 超声引导Ultra-cut穿刺活检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 15 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临床初评
- 16 浅表食管鳞状细胞癌285例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分析
- 17 多浆膜腔积液浆细胞型 Castleman 病一例
-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肝细胞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 19 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肝星状细胞核酸、蛋白质及胶原合成
- 20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