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Toll样受体4、CD14和核因子-κB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是1997年发现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可与病原识别模式分子结合,在MD-2、CD14辅助下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终导致核因子(NF)-κB激活,引发炎症介质表达,成为联系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纽带.本研究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TLR4、CD14与NF-κB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度及病理分级相比较,以探讨它们在UC......
作者:徐宁;欧阳钦;于振海;李甘地;李希诗;王春晖 刊期: 2005- 07
-
肥大细胞、5-羟色胺与感染后肠运动功能紊乱发病关系的实验研究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过敏、遗传因素、肠道菌丛紊乱等相关.消化道黏膜是一个庞大的免疫系统,已发现多种激素和介质参与了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其中肠黏膜肥大细胞的活化可能起重要作用.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大鼠肠道一过性旋毛虫感染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在感染恢复后持续存在[1].......
作者:陈洪;段丽萍;朱元莉;叶嗣懋;杨燕琳 刊期: 2005- 07
-
DNA修复酶表达与8-羟脱氧鸟核苷酸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人类MutT的类似物(hMTH1)、人类MutM的功能类似物(hOGG1)和人类MutY的类似物(hMYH)表达水平及8-羟脱氧鸟核苷酸DNA修复酶(8-OHdG)含量,并比较其相互关系,旨在探讨三种DNA修复酶在肝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程斌;田德安 刊期: 2005- 07
-
沙利度胺预防和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结肠炎的研究
克罗恩病病因不明,但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该病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沙利度胺通过加速TNF-αmRNA降解而抑制TNF-α生成[1].我们将沙利度胺用于预防和治疗近似克罗恩病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以明确其效果与机制.......
作者:王震华;吴叔明;陈晓宇;彭延申 刊期: 2005- 07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其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FD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1].本文通过研究对比FD患者和健康正常人的抑郁、焦虑症状评分及胃肠排空功能,探讨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岩;王学清;张宁;吴建平 刊期: 2005- 07
-
腹型肥胖对肥胖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
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主要病因[1].本研究分析肥胖患者伴NAFLD的危险因素及盐酸西布曲明结合低热量饮食治疗肥胖伴NAFLD的疗效和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作者:廖志红;邵赭英;严晋华;卫国红;翁建平 刊期: 2005- 07
-
胃癌相关抗原MG7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胃癌常因无特异临床表现而易被延误诊断.近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研究显示,胃癌细胞表达MG7抗原[1],后者由癌细胞合成后,经局部微循环入血.本研究借助敏感的ELISA法对上胃肠道良性疾患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恶性疾患如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患者的血清MG7含量进行测定,探索MG7对食管、贲门及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志华;王琦;师水生;韩子岩;田培兴 刊期: 2005- 07
-
替普瑞酮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胃溃疡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增强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消弱之间失平衡造成的.胃溃疡的易复发性至今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1990年末,在夏威夷国际消化会议上,Tarnawski等[1]提出了溃疡愈合质量(qualityofulcerhealing,QOUH)的概念,认为溃疡愈合不仅需要黏膜缺失的修复,更需要黏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
作者:钱云;姒健敏;吴加国 刊期: 2005- 07
-
结肠囊样积气症并肠梗阻一例
患者男,68岁,因阵发性腹痛1年,加重2d来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排带泡沫稀便,便后腹痛缓解,每日2~3次,偶出现便秘症状,常能自行缓解.2d前于餐后出现下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及腹胀,无排气排便,且腹痛进行性加重.体检:急性病容,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脐周压痛,以左下腹为著,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
作者:许德饶;李惠平 刊期: 2005- 07
-
甲状腺癌伴甲状旁腺瘤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
患者女,47岁,因上腹胀、便秘、消瘦半个月入院.患者上腹部不适,饭后饱胀,时有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食欲下降,半月来未排大便,乏力,体重下降10kg.体检:精神不振,睑结膜略苍白,双侧甲状腺Ⅰ°肿大,质软,无压痛,左上极可及1cm×1cm结节,质硬,腹软,上腹正中轻压痛.......
作者:姜虹;程艳;方明;门莉莉;刘丽娜 刊期: 2005- 07
动态资讯
- 1 C20orf54蛋白和核黄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基因对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3 联用氟哌噻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 4 组蛋白乙酰化、细胞周期与消化系肿瘤
- 5 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
- 6 误诊为脾功能亢进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一例
- 7 多层螺旋CT门静脉血管成像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应用
- 8 甲胎蛋白升高胃癌二例
- 9 溃疡性结肠炎并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 1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表达
- 11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影响因素
- 12 电子小肠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 1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部疾病的病理变迁
- 14 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坏死性肠炎一例
- 15 微RNA-1290在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疾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 16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病一例
- 17 P选择素单抗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研究
- 18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研究
- 19 Twist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 20 早期食管癌内镜分型与其浸润深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