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缬沙坦降低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如何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HT)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临床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药物治疗肝硬化PHT预防EVB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普萘洛尔临床研究报道较多,但其不良反应限制其临床应用,联合用药是目前研究的一种趋势.近年有研究报道,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有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但不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1].本实验观察缬沙坦降低大鼠肝硬化PHT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霍丽娟;黄会芳 刊期: 2006- 04
-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征分析
因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1].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临床上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患者越来越多见.本文通过观察糖尿病伴或不伴脂肪肝患者血糖、血脂及肝酶各项指标,初步分析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并寻找其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邵伟;金杭斌;顾竹影;刘成国;厉有名 刊期: 2006- 04
-
E-钙粘附素和α-链接素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寻找肿瘤特异性预后指标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大肠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尚无理想的预后指标.E-钙粘附素是钙依赖性的具有细胞与细胞粘附特征的转膜糖蛋白.α-链接素可与E-钙粘附素形成复合物,与E-钙粘附素粘附功能密切相关,在上皮细胞间聚集和粘附中起关键作用.多种肿瘤转移与E-钙粘附素和α-链接素表达异常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E-钙粘附素和α-链接素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冀子中;陈家林;温晓伟;张燕萍;王伟;楼雅依 刊期: 2006- 04
-
NS-398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抑制剂的表达
近年研究发现,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的作用[1,2].但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影响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报道较少,其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表达方面的报道尤其少见.因此,我们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作用于HepG2肝癌细胞株,观察MMP-2、TIMP-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殷积彬;刘铁夫;刘伟;赵瑞波 刊期: 2006- 04
-
抗凝、溶栓治疗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往很难早期诊断[1].当病程进展出现肠坏死时,虽可经剖腹探查确诊,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高.近几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提高,使MVT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也使本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转变[2].抗凝、溶栓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
作者:孙云川;李增智;朱峰;李为民;徐福芹 刊期: 2006- 04
-
Bcl-XL小分子干扰RNA在结肠癌氟尿嘧啶耐药细胞中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有效地改善了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但是不断出现的耐药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应有的疗效,研究显示5-FU耐药的肿瘤细胞中存在Bcl-2家族蛋白,特别是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的增加[1,2],这提示Bcl-XL对于耐药肿瘤细胞的存活起着关键的作用,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靶点.因此我们利用靶向Bcl-XL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特异性下调Bcl-XL蛋白......
作者:朱洪波;朱玉萍;黄学锋;何超;毛伟芳 刊期: 2006- 04
-
姜黄素与阿米洛利联用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以干扰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某一因素的方法来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新近关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表明氧应激和Na+/H+交换泵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为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了新靶点.本实验应用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系,观察联用钠氢交换抑制剂与抗氧化剂对大鼠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以探索临床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
作者:杨伟峰;卢放根;刘凌云 刊期: 2006- 04
-
细胞色素P450相关基因表达下调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目前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死亡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比较明确,临床研究进展很快,但复发率仍较高.研究一系列肝癌预后分子标志物,可及早预测癌细胞转移,阻止肿瘤生长,判定患者预后,终达到满意控制肿瘤的目的.......
作者:刘秀峰;施瑞华;郜恒骏;朱宏;秦叔逵;王学浩 刊期: 2006- 04
-
食管运动功能与抑郁障碍分析
消化道功能易受情绪影响已为众人所知.为探讨食管运动与抑郁障碍的关系,本文对一些无食管器质性病变但有食管症状的患者进行食管运动及抑郁状态测试,以期解释一些食管症状、食管运动紊乱产生的原因.......
作者:陈健;李建生;陈香宇 刊期: 2006- 04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分析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变应性胃肠炎,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疾病,但近几年日趋增多.现将1980至2005年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5例EG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凌立平;姜敏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大肠癌病理分型、分期、浸润深度与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 2 幽门螺杆菌专题会议纪要(2018年1月,广州)
- 3 左卡尼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4 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致心源性肝硬化一例
- 5 以肝硬化食管胃静脉破裂出血就诊的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 6 肠道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生成素-2表达及沙利度胺的干预研究
- 7 溃疡性和感染性结肠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D44v3、CD44v6、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 8 皮圈套扎治疗1型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61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 9 上海市医学会图书馆电脑网站开通
- 10 Heartburn的前世今生:兼谈heartburn的翻译问题
- 1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CD14+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
- 12 多潘立酮致Ⅰ型过敏反应一例
- 13 诱发电位对肝硬化患者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 14 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15 胃癌多阶段发生与异型增生关联的研究
- 16 炎症性肠病患者105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肠黏膜组织维生素D受体和维生素D1-α羟化酶的表达
- 17 原核表达活性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蛋白
- 18 腹腔巨大恶性胃肠间质瘤一例
- 19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 20 趋化因子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