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巨噬细胞刺激蛋白受体过表达对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刺激蛋白受体(MST1R)过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携有野生型MST1R(wt-MST1R)cDNA的质粒pDR2-wt-MST1R转染入结肠癌细胞株RKO,挑选稳定转染克隆.以过河实验和趋化运动实验检测二者的移动能力,以基质浸润实验检测浸润能力,以Western印迹检测E-钙粘连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并高表达wt-MST1R后,RKO细胞的趋化移动能力明显增加(P......
作者:杜卫东;何超;王达;黄学锋;毛伟芳;姚文琴 刊期: 2006- 05
-
长期胆汁反流对大鼠胃黏膜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期胆汁反流对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方法反流组大鼠91只,于胆总管开口水平以下横断十二指肠,并将前胃与空肠吻合,建立胆汁反流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12只未手术,1年后予胃部病理检查.结果反流组大鼠13只存活满1年.大鼠前胃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增生,黏膜下血管增多、扩张、充血,黏膜基底部和黏膜下中、重度慢性炎症,呈轻度活动性.腺胃胃体小凹增生,泌酸腺底部扩张,黏膜表层轻度慢性炎症,无活动性,黏膜基底部......
作者:王学伟;莫剑忠;智玲梅;陈晓宇;施尧;萧树东 刊期: 2006- 05
-
动态观察CD44及其配体骨调素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目的动态观察CD44及其配体骨调素(OPN)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方法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2、4、8、12、16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作常规HE、Masson胶原染色测定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肝组织中CD44、OPN分布状况.结果灌胃4周时,大鼠肝组织开始出现CD44和OPN表......
作者:陈宏辉;卢放根;张明亮;阳学风 刊期: 2006- 05
-
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测定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HME)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4月至8月胃肠外科和肿瘤外科胃癌住院手术病人共58例,所有病人均取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处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AGS)及胃癌组织中HMEmRNA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测定HME蛋白水平.结果3......
作者:章宏;厉有名;陈春晓;季峰 刊期: 2006- 05
-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三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服30d.处死动物,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大黄组豚鼠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大黄组(87.71%±25.87%)、诃子组(67.63%±19.05%)及六味安消胶囊组(......
作者:赵平;罗金燕;董蕾;谢丹红;管海涛;郭晓丹 刊期: 2006- 05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细胞因子在NASH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持续16周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造模结束时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血清转氨酶,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NOS、谷胱甘肽(GSH)含......
作者:钟岚;刘菲;王军臣;孙兆金;袁琼英 刊期: 2006- 05
-
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表达增强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成脂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饮食饲养,分批于实验第4、8、12、16、24周处死,同期设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对照.RT-PCR分别检测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及其靶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联素、抵抗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4周肝脏可见散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8周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炎,12......
作者: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田丽艳;徐正婕 刊期: 2006- 05
-
EphA2基因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EphA2基因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154例大肠腺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phA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66例大肠腺癌手术切除新鲜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EphA2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phA2蛋白表达在154例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01),且EphA2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
作者:陈壬寅;李珊珊;张岚 刊期: 2006- 05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308位点及-238位点多态性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分布,及其在胰岛素抵抗(IR)和NAFLD发病中的地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17例NAFLD患者TNF-α基因-308位点及-238位点多态性,其中伴肥胖者60例,非肥胖者57例,同时测定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及空腹血糖,通过体内平衡代谢指数(HO......
作者:周永健;李瑜元;聂玉强;黄健;石胜利;李永强;杜艳蕾 刊期: 2006- 05
-
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
目的评价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寻找提示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住院重型UC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重型UC患者占同期住院UC患者的28.5%(41/144),其中17.1%(7/41)伴肠道外表现;92.7%(38/41......
作者:杨雪松;姚炜;刘文斌;李军;吕愈敏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六磷酸肌醇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转移特性的影响
- 2 癌症研究的新工具--系列消化道肿瘤组织芯片问世
- 3 肿瘤抗原脉冲致敏的小鼠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 4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治疗猫贲门失弛缓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 5 Hp治疗指征及国内外的推荐方案
- 6 蛙皮缩胆囊肽诱致大鼠胰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7 胰腺转移癌40例临床分析
- 8 重视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 9 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疗效比较
-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干预效果
- 1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对照研究
- 12 匹维溴胺对兔离体Oddi括约肌的作用
- 13 胰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4 静默人类真核延伸因子1A2对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15 左旋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42例
- 16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新进展
- 17 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
- 18 肝前性门脉高压症32例临床分析
- 19 以焦虑症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
- 20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