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蒜素对胃癌细胞株体外培养增殖的影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蒜提取物--大蒜素对各种化学致癌物诱发的淋巴瘤、乳腺癌、肝癌、食管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本研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探讨大蒜素对胃癌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菊岩;刘舒颖;陈立军;傅嘉梅 刊期: 2006- 05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血脂和肝脏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呈上升趋势,约25%可进展为肝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目前已知的强的促肝纤维化因子之一[1].本研究对NAFLD患者进行血清TGFβ1检测,并比较其与血脂、肝脏酶学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相关性.......
作者:孙丹莉;张予蜀;张振玉;袁捷;王书奎 刊期: 2006- 05
-
直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二例与文献复习
直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肿瘤,不足全部结直肠肿瘤的1%[1].英文文献报道此类疾病约100例,我院收治2例直肠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向涛;付静;余力伟;王杉;杜如昱;崔志荣 刊期: 2006- 05
-
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9例分析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急腹症,有些疾病可有与其类似的临床表现,导致误诊,延误治疗.为减少误诊误治,将我院近十年来误诊的19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杨崇美;崔屹;张安忠;李延青 刊期: 2006- 05
-
内镜超声在食管尖锐异物诊治中的应用
临床上经常遇到鱼骨等尖锐异物其两端均刺入食管壁,因其在内镜直视下难以判断异物的刺入深度,尤其是难以判断异物和食管腔外大血管的关系,给处理带来困难.我们应用内镜超声判断此类食管异物以及食管壁与管壁外血管的关系,安全有效地在内镜下取出异物,取得理想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加国;姒健敏;戴宁;任天华 刊期: 2006- 05
-
消化道穿孔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诊断
收集2002年4月-2005年10月本院32例消化道穿孔病例,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加以分析,探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文洁;江浩;丁蓓;陈克敏 刊期: 2006- 05
-
生存素、Bcl-2在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表达
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是胃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1].近年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对体外培养的胃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存在影响,但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用不同浓度Hp与SGC7901细胞共孵育,观察Hp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作者:卢笛;袁伟建;张桂英 刊期: 2006- 05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研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研究显示,PPARγ激动剂能抑制某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1],但对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影响的报道极少.我们通过研究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和15脱氧前列腺索J2(15d-PGJ2)对结肠腺痛细胞株SW480和LS174T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丹;邓长生;张明 刊期: 2006- 05
-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等多因素造成的后果,食管黏膜暴露与胃酸反流被认为是造成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1].糜烂性食管炎及其他GERD并发症更多见于老年患者.对于反流症状是否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多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GERD患者年龄、反流症状和食管糜烂程度间的关系.......
作者:高建萍;王虹;顾清;周磊;张悦 刊期: 2006- 05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上皮型钙粘附蛋白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
上皮型钙粘附蛋白(E-cd)是维持上皮细胞及上皮组织形态结构完整性和极性的重要基因[1,2].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组织E-cd表达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以ELISA法检测其血清E-c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的报道甚少,我们现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方春华;刘少平;胡亚华;江应安;马增煌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结直肠腺瘤呈高度异型增生或黏膜下浸润癌危险因素的探讨
- 2 肝泡型包虫病138例的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
- 3 大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胰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 5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
- 6 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影响
- 7 两种形态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 8 溶质载体家族22A4和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的关联分析
- 9 胰管支架移位合并急性胰腺炎10例临床分析及处理策略
- 10 褪黑素对胰腺腺泡细胞钙超载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 11 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
- 12 褪黑激素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3 胃癌相关抗原MG7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
-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肝细胞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 15 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 16 以大量腹水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
- 17 间歇和连续静脉输注法莫替丁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的影响
- 18 胰腺巨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19 人体和比格犬胃底黏膜组织学形态及其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
- 20 环氧合酶-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对细胞生长活力和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