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嵌合型核酶在细胞外和肝星状细胞内活性鉴定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是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产生、降解和聚集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发病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此TGFβ1被认为是肝纤维化治疗的理想靶分子.......
作者:宋宇虎;薛秀兰;田德安;赵秋;朱冉旭;刘南植;黄焕军;林菊生;金由辛 刊期: 2006- 05
-
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对大肠癌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通过肿瘤学、心理学和社会医学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此干预,旨在评价综合康复干预的有效性.......
作者:何小梅;刘丹萍;冯爽;顾琼 刊期: 2006- 05
-
幽门螺杆菌对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 mRNA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人类Ⅰ类致癌原,但其确切致癌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Hp感染可增加环氧合酶-2(COX-2)表达,而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1-4].本研究拟通过cagA+和cagA-Hp培养滤液与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系MKN28(高分化......
作者:刘改芳;姚希贤;张彦普;吴婧;赵丽伟;徐华洲 刊期: 2006- 05
-
内脏高敏感大鼠脑部5-羟色胺表达差异的研究
自1973年Ritchie报道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气囊扩张疼痛阈值下降以来,内脏高敏感这一致病机制备受关注,但对内脏高敏感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显示,内脏高敏感大鼠结肠和脊髓5-羟色胺(5-HT)表达增加[1],但高级中枢5-HT表达情况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建立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研究大脑中5-HT分布和表达情况.......
作者:胡萍萍;吕宾;范一宏 刊期: 2006- 05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通过既往研究,我们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的早期过程中显著活化[1],由此我们观察了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抑制剂CNI-1493对SAP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了CNI-1493实验性治疗SAP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任洪波;李延青;程宝泉;周涛;钟宁 刊期: 2006- 05
-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一例
患者女,57岁.入院前20d出现腹胀、隐痛不适伴食欲差,尿量减少.既往有子宫肌瘤史7年.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降压药物.体检:血压140/86mmHg(1mmHg=0.133kPa),腹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未扪及包块,肝脾未扪及,腹水征(+),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子宫左后方扪及固定、无触痛、边缘不清包块.彩色多普勒检查:多发性子宫肌瘤,有腹水.血CA125:2780U/ml......
作者:张文贵;常爱娜 刊期: 2006- 05
-
以长期发热、重度贫血伴腹痛为特征的腹膜后纤维化一例
患者女,66岁,因发热、乏力、纳差、腹部持续疼痛15d,于2005年7月19日收住入院.患者以半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以午餐前后为主,体温波动于38~39℃,不用药物治疗次日体温可降至正常.发热前无畏寒,伴有纳差、厌食,上腹有持续疼痛感.全身困倦乏力,近来体重进行性下降.发病以来无四肢关节疼痛,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感.曾在外院抗感染治疗1周,症状无改善.入院体检:体温37.5℃,脉搏......
作者:周仁荣;王安喜;李祥周 刊期: 2006- 05
-
十二指肠及胆囊B型淋巴瘤一例
患者男,68岁,反酸、嗳气1个月余,餐后右上腹不适半个月.体检:右上腹胀满伴轻压痛,墨菲征(+).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黏膜溃疡,边缘隆起,十二指肠乳头受压偏向一侧,诊断为十二指肠肿瘤.B超示:胆囊占位.CT示:十二指肠降段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增厚,与胆囊分界不清;胆囊壁增厚,胆总管扩张达1.2cm,下段渐狭窄,胰腺大小形态无异常;肝门及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诊断为十二指肠癌侵犯胆囊.术中见......
作者:刘钦伟;尚培秀 刊期: 2006- 05
-
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地位
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质子泵抑制剂(PPI)问世之后,有了重要进展,继第1个PPI奥美拉唑面世之后,先后有兰索拉唑、潘妥拉唑进入市场,在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溃疡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雷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相继上市,与旧有的PPI相比,它们抑酸效果更强,起效更快,被称为新一代PPI,相关的临床研究迅速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埃索美拉唑与溃疡病治......
作者:姚方 刊期: 2006- 05
-
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由于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每年约1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作为肝癌首选治疗方法的手术切除,随着外科技术以及麻醉和护理手段的进步,肝癌的手术适应症不断放宽,手术范围几甚达到解剖学极限,但由于肝癌的特殊病理特点,患者早期常无症状,发现时多至中晚期,能手术切除者仅占10%~15%.而肝移植治疗地位虽已显现,但恐难成为主流.随着20世纪80年代影像医学的迅猛发展,为肝癌局部治疗打开了发展的空间.......
作者:樊代明;韩国宏;孟祥杰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和雪貂螺杆菌表达人类血型抗原
- 2 细胞黏附样分子L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 3 多模态影像学在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导管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4 进展期胃癌术后树突状细胞疫苗同步化学治疗的免疫功能监测
- 5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Cox回归分析
- 6 慢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
- 7 南昌地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季节变化规律
- 8 26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6与*28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 9 胃电起搏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电节律异常和胃排空延迟的治疗作用
- 10 2003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纪要
- 11 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粪便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
- 12 急性胰腺炎分类的历史演变与现状思考
- 13 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组织及内脏血管一氧化氮合酶蛋白与基因表达
- 14 胰泌素增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8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管评估的价值
- 15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临床调查分析
- 16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 17 华支睾吸虫病并发华支睾吸虫性胰腺炎超声诊断一例
- 18 空肠淋巴瘤隐匿性穿孔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诱发腹膜炎一例
- 19 幽门螺杆菌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 20 真菌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