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及内镜表现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是一种少见病,以消化道任一部位管壁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管壁水肿增厚为特征.本病按浸润程度分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现总结我院7例EG的临床及内镜表现,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蒋海根;李伟平;蔡旭华;张军 刊期: 2006- 06
-
恶性食管间质瘤的血管生成拟态研究
1999年Maniotis等[1]在人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现一种全新的血液输送管道,其管壁为变形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及其间质形成,因其结构与正常血管类似,称之为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相继研究发现,含有VM的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如下特点:恶性程度高、非定向分化或双向性分化、生长迅速、血道转移率高,如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间皮肉瘤及卵巢癌等[2,......
作者:赵晖;顾晓萌;丛波;李希波 刊期: 2006- 06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变化研究
急性胰腺炎近年有上升趋势,而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包括患者血液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目前有很多资料证明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是监测凝血与纤溶系统十分有意义的实验指标[1,2],本文观察了SAP患者早期血浆中D-二聚体、Fg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改变,并对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
作者:李舒丹;张啸;张筱凤 刊期: 2006- 06
-
大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胰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近来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左旋(L)-精氨酸可成功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目前该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本实验旨在通过动态观察L-精氨酸对大鼠胰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从细胞因子学说的角度分析L-精氨酸致胰腺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作者:孙学成;唐国都;吴建胜;梁志海;邓德海 刊期: 2006- 06
-
肝硬化患者一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与门静脉压力的关系
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作为气体信使分子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观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门静脉血NO、CO水平的变化,测定门静脉压力,与正常人进行对照,以进一步探讨NO、CO在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郑勇;李睿;孙侃;常向云;周婷;王吉耀 刊期: 2006- 06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60及JO3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多认为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诱发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疾病.......
作者:王琪;夏冰;郭秋莎;周峰;李岚;叶梅;李瑾 刊期: 2006- 06
-
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胃肠道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在IB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共识,为进一步研究免疫异常致病的具体机制,建立理想的动物免疫致病模型对阐明该病的病因、病变发展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拟用二硝基氯苯(DNCB)对中型大鼠造模,观察中型大鼠对DNCB的耐受性,探索佳的DNCB用药浓度、剂量和作用时间.......
作者:葛步军;陈锡美;杨长青;吴剑 刊期: 2006- 06
-
电穿孔法介导环氧合酶-2基因沉默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抑制环氧合酶(COX)-2高表达肿瘤中COX-2的表达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1].因此,人们希望通过抑制COX-2表达来预防和治疗相关肿瘤.为进一步验证COX-2是否可作为相关肿瘤治疗的靶点,我们采用RNA干扰(RNAi)方法,构建靶向COX-2的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体电穿孔法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抑制细胞中C......
作者:汪步海;朱良如;郜元军;钱伟;侯晓华 刊期: 2006- 06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对肝硬化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信使分子,在血管张力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分别应用血红素氧合酶(HO)拮抗剂锌原卟啉(ZnPP)和促进剂氯高血红素,研究HO-CO系统对肝硬化大鼠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冯志杰;张军霞 刊期: 2006- 06
-
食管癌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E-钙粘蛋白的关系
近研究发现,EphA2的高表达与许多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E-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减少或缺失也已被证实与多种人类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联.有研究表明,在上皮细胞中,E钙粘蛋白调控EphA2的配体结合及后续降解,从而调控EphA2的功能转化及表达[1,2].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phA2及E-钙粘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
作者:卢创新;李珊珊;阎爱华;王新华;郭艳萍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从指南更新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理念的变迁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端粒酶表达在胃黏膜癌变中的相关性研究
- 3 超声内镜、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应用
- 4 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表达下调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 5 直肠黏液腺癌35例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估价值
- 6 双气囊内镜与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
- 7 甲基转移酶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肿瘤中的作用
- 8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对胃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9 结肠黑变病致病因素的分析
- 10 三七总皂甙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促凋亡作用
- 11 质子泵抑制剂提高人胃腺癌细胞化学治疗敏感性研究
- 12 加深对胆汁反流相关疾病的研究
- 13 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障碍中的表达
- 14 嗜酸乳杆菌对乳鼠感染人轮状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观察
- 15 腹胀、腹痛、肠梗阻
- 16 依卡倍特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试验: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 17 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转录因子E2F4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
- 18 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临床初评
- 19 结肠镜检查前预防性应用匹维溴铵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