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组人肠三叶因子联合5-氨基水杨酸对大鼠结肠炎作用的研究
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TFF3)是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factorfamily,TFF)成员,主要分布于小肠和结肠.研究表明,ITF在促进损伤修复、保持黏膜完整性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
作者:周瑞;李瑾;夏冰 刊期: 2008- 06
-
猫实验性胰腺炎肠内压变化与胰胆管压力的关系及大黄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症,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死亡率高达20%~30%[1].AP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炎性介质引起的重要器官损伤已有较多的研究,胰管压力与AP的关系受到注意[2-4].不仅慢性胰腺炎存在胰管高压,SAP的发生及发展也与胰管压力有关[5,6].AP尤其SAP时常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有实验......
作者:石承先;李杨;宋志 刊期: 2008- 06
-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短节段酸反流研究
目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NERD)的诊断是以症状学为基础的,食管24hpH监测是目前NERD常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的研究中,食管pH电极常规放置在下食管括约肌(LES)近端上方5cm.我们推测现在的pH位置可能丢失部分酸反流事件而影响诊断.为提高24h食管pH监测NERD的诊断率,我们对NERD患者进行......
作者:范一宏;吕宾;蒋霞;俞林峰 刊期: 2008- 06
-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和蛋白Z的变化及意义
凝血酶激活的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fibrinolysisinhibitor,TAFI)具有羧肽酶活性,当血液凝固时,TAFI可被凝血酶激活,特异性裂解纤维蛋白C末端赖氨酸残基,下调纤溶系统[1].蛋白Z(proteinZ)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在磷脂和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Z-dependentprotea......
作者:张子彦;张敏;柳惠荣;王国平 刊期: 2008- 06
-
Barrett食管与贲门黏膜蛋白质组分析研究
近年来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和亚洲地区呈均上升趋势.对我国局部地区的研究也证实存在这种趋势,并以贲门癌发病率增高为主.大量研究发现,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生与Barrett食管(BE)有直接的关系,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都产生于BE,而40%以上贲门癌的发生与BE有关[1].但关于BE上皮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食管鳞状上皮起源学说和贲门上皮起源学说,但近学者提出新的观点,认为贲门黏膜本身也是后......
作者:年媛媛;张军;赵丽珍;程妍 刊期: 2008- 06
-
内镜检查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意义
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由于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故亦称为缺血性结肠炎[1].本病的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现总结我院43例缺血性肠病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旨在探讨其在缺血性肠病上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率.......
作者:谭东毅;张国梁;鲍文漪 刊期: 2008- 06
-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致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女,30岁,因黑便10d,呕血1周入院.患者10d前无诱因出现黑便,成形.每日1次,每次量约200g,未诊治,一周前突然呕新鲜血及胃内容物3次,共约2000ml,伴头晕心慌,大汗,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给予止血、输血治疗,后患者再次呕血,遂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及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肝掌(一),蜘蛛痣(一),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脏未及,脾大,左季......
作者:唐印华;宋光;王玺 刊期: 2008- 06
-
肝硬化乳糜性腹水的治疗
乳糜性腹水是指富含脂类的乳状或奶油状腹腔渗液,由多种原因导致淋巴液进人腹腔而形成.该病临床并不多见,国外统计其发生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20000[1],北京协和医院统计1923年至1994年乳糜性腹水患者占此间住院患者的6/10000.......
作者:王海滨;叶玲英;陈岳祥 刊期: 2008- 06
-
消化道病理学若干新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小肠和结直肠等管腔器官,近年对消化道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和研究,准确解读和理解消化道疾病新的病理诊断标准和相关诊断名词的确切含义,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措施和预后评估,本文就对近年的主要进展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内容作一介绍.......
作者:朱明华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克罗恩病诊断状况的调查研究
- 2 干扰素致面神经麻痹一例
- 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4 四肢皮肤结节红斑、发热、腹痛、呕血、便血一例
- 5 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检测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预测
- 6 超声内镜联合64排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胃癌局部临床分期和腹膜转移的预测价值
- 7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检测
- 8 原发性阑尾癌一例
- 9 依那普利对肝组织bax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 10 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肠炎一例
- 11 空肠淋巴瘤隐匿性穿孔后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诱发腹膜炎一例
- 12 2005年全国慢性胰腺炎会议征文
- 13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调查分析
- 14 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 15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初步观察
- 16 鸟苷酸环化酶C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17 150例食管黏膜剥脱症临床分析
- 18 3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
- 19 《中华消化杂志》入驻丁香客微博
- 20 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