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10期文章
  • 克罗恩病肠道狭窄性质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透壁性的肠道炎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引起肠壁增厚、溃疡等,并伴发肠道狭窄、肠穿孔、瘘管形成等.50%以上的CD患者在初次诊断后的20年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1],这些患者在其病程中至少会经历1次手术治疗,而且多数患者的手术原因是肠道狭窄[2].......

    作者:黄燕妮;王承党 刊期: 2016- 10

  • 索法酮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胃黏膜具有一系列自身防御和修复机制,胃壁细胞分泌功能与胃黏膜防御功能之间保持着平衡状态,一旦两者失去平衡,便会引起胃溃疡[1].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的药物主要分为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两大类,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随着H2受体拮抗剂和PPI的广泛应用,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显著提高[2].但一项研究发现,大径<10mm的溃疡经单一抑酸治疗后,治愈率可达90%;而大径>10mm或更大的溃疡治愈率仅50......

    作者:谢华平 刊期: 2016- 10

  • 从指南更新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理念的变迁

    近年来,随着IBS临床研究结果层出不穷,IBS的治疗指南得以进一步更新.美国胃肠病协会(AmericanGastroenterologicalAssociation,AGA)和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CG)在2014年发布的IBS和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指南意见,对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药物在IBS和慢性便秘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为合理选择药......

    作者:袁耀宗 刊期: 2016- 10

  • 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多学科诊治的现状与展望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发病率逐年增加,总体病死率达5%~10%.2012年新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标准[1]将AP分为2种类型,即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约占AP的20%,总体病死率超过30%;1/3的坏死性胰腺炎的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会继发感染,即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2].......

    作者:祝荫;吕农华 刊期: 2016- 10

  • 脂肪胰:临床医师尚不熟悉的病征

    脂肪肝已是目前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疾病之一,相比之下,脂肪胰则鲜为临床医师知晓,也未被写入经典的教科书内.早在1933年,Ogilvie在尸体解剖时就第1次提出了“脂肪胰”的概念.然而,许多学者仅将胰腺脂肪变性作为2型糖尿病、胰腺炎、胰腺癌等导致的并发症,并未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予以足够的重视.脂肪胰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多因素所致的以腺泡细胞脂肪变性和胰腺间质脂肪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

    作者:李静;杨文娟;黄志寅;唐承薇 刊期: 2016- 10

  • 肠道微生态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消化系住院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由于AP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治疗仍是针对重要脏器的支持和并发症的处理,疗效局限[1].肠道作为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AP早期出现肠功能障碍,肠道内的细菌微生物、毒素和炎性介质移位,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

    作者:王兴鹏;曾悦 刊期: 2016- 10

  • 重视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选择时机和处置方式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导致胰腺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severeacutepancreatitis,MSAP)和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AP患者机......

    作者:郝建宇;王俊雄 刊期: 2016- 10

  • 急性胰腺炎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其防治策略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或全身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的重症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临床按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severeacut......

    作者:陈其奎 刊期: 2016- 10

  • 关注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病因及其处置对策

    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病因有多种,轻者是以胰腺的局部炎性反应为特征,重者可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并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AP的病因对评估病情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较关注胆源性、饮酒等常见病因,但少见和特殊病因所诱发的病情发展对AP患者......

    作者:郭晓钟;刘旭 刊期: 2016- 10

  • 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研究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基于新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评估CRP和降钙素原早期预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器官衰竭和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入院且起病至入院<3d的连续性急性胰腺炎(AP)患者975例,按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判断其AP严重程度,分成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SAP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3组患者入院后24h的CRP和......

    作者:何文华;陈鹏;祝荫;夏亮;朱勇;曾皓;刘丕;吕农华 刊期: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