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肠道连续统一体观念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
IBD主要包括UC和CD,是我国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仍未明确,诊治较为棘手[1]。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连续统一体(continuum)概念,认为IBD系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连续统一体病变所致[2]。所谓复杂相互作用的连续统一体是指宿主来源与外来成分,即肠道微生物、肠上皮细胞屏障周围的免疫细胞、遗传结构与环境因素发生相互作用的人体肠道。近,对这一微生物-免疫-遗传学轴(micr......
作者:郑家驹 刊期: 2016- 07
-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17和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在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细胞因子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作用下,初始(naive)T细胞可分化为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这些Th细胞和CD有关。Th1细胞受IL-12调节,表达转录因子T-bet,分泌IFNγ、TNFα及IL-2等细胞因子,Th1型免疫反应与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有关。Th2的识别依赖于转录因子GATA3,它调节分泌IL-4、IL-5、I......
作者:巫协宁 刊期: 2016- 07
-
腹泻、脓血便、呼吸困难
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因腹泻、黏液脓血便2周于2014年7月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在劳累和进食辛辣食物后会发生腹泻,4~6次/d,排黄绿色稀糊便,伴少量鲜血,排便前下腹部绞痛,排便后减轻。于外院行痔疮手术,术后病情加重,每天排20余次黏液脓血便,下腹痛明显,有里急后重,伴发热、畏寒,体温高达39.5℃,外院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无效,遂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病房。患者既往体健,吸烟40支......
作者:吴东;戴晓艳;陆君阳;留永健;刘炜;周炜洵;钱家鸣 刊期: 2016- 07
-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克罗恩病达深度缓解的临床预测因素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诱导CD患者黏膜深度缓解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IFX治疗且维持临床缓解超过6个月的C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随访资料。黏膜愈合定义为内镜检查未发现任何溃疡;深度缓解定义为临床缓解并黏膜愈合。根据内镜随访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深度缓解组和未深度缓解组,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
作者:李癑;舒慧君;吕红;谭蓓;李骥;杨红;钱家鸣 刊期: 2016- 07
-
5-氨基水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UC初发活动期、缓解期和复发后活动期的结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研究5-氨基水杨酸(5-ASA)在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治疗中对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纳入12例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的,应用5-ASA诱导缓解并长期维持治疗的轻中度UC患者,作为UC组;选择同期10例行健康体检并接受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者或仅见单发息肉者作为对照组。调取UC组患者初发活动......
作者:李俊霞;沈篯;柳萍;田雨;王化虹;刘新光 刊期: 2016- 07
-
甲氨蝶呤在49例克罗恩病患者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治疗CD维持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就诊并将甲氨蝶呤作为维持缓解期主要治疗用药的49例CD患者,分析其既往用药情况,甲氨蝶呤维持缓解治疗的疗效、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分析诱导缓解方式对疾病复发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49例CD患者中,采用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治疗者34例(69.4%),采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诱导缓解治疗者9例......
作者:张天宇;钟捷;王正廷;胡淑榕;程朦朦;张茂琛;林筠;周洁;王蕾;范嵘 刊期: 2016- 07
-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抑制剂短疗程治疗对回结肠型克罗恩病黏膜愈合的疗效
目的观察短疗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活动性回结肠型CD患者的疗效,评价治疗后黏膜愈合情况。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规律注射IFX次数≥6次的活动期回结肠型CD住院患者共40例。治疗第0、2、6周,以5mg/kgIFX诱导缓解治疗,在治疗第2周开始合用免疫抑制剂,之后每8周1次维持治疗,治疗第36周为随访终点。治疗前及随访终点比较血CRP、Hb水平和临床......
作者:叶玲娜;李晓林;曹倩 刊期: 2016- 07
-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分离到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目的了解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黏附力、侵袭率,以及在巨噬细胞中存活和增殖能力。方法对IBD患者回肠、结肠、直肠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法鉴定毒力基因。细菌与细胞的共培养后观察菌株的黏附力和侵袭力,以及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和增殖能力。结果从肠黏膜标本中分离出5株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5株细菌2A、2B、15A、15B、19B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依次为(1.4±1.3)%、(......
作者:曹卉;卢锐锋;陈立平;周瑞;刘静;赵秋 刊期: 2016- 07
-
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术后复发的影响
CD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复发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目前认为其是宿主、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近年来,尽管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已明显降低了CD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但是仍有70%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需行1次手术治疗[2]。然而,肠切除术并非CD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临床上急需能有效预防CD术后复发的措施。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9例因CD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拟分析硫唑......
作者:胡慧琴;姜泊;薛琪;陈豪;陈昭;王国振;向城;邱琛;张明;王新颖 刊期: 2016- 07
-
溃疡性结肠炎29例上皮-间质转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IBD包括UC和CD,我国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以UC更为多见[1]。但IBD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
作者:王业流;方海明;王佳佳;宋莎莎;章礼久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
- 1 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替加色罗)临床应用进展
- 2 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及临床初评
- 3 肠白塞病六例
- 4 小热休克蛋白在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5 热休克蛋白在肠黏膜上皮的表达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1440例根除治疗方案的对比研究
- 7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与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特征的比较
- 8 埃索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地位
- 9 胃腺癌细胞中血管活性肠肽自分泌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 10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激活素A的表达变化
- 11 三种原发癌一例
- 12 结肠镜检查对不典型表现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 13 p27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
- 14 23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情况及预后分析
- 15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
- 16 江西省2625例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 17 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间质细胞改变与c-kit基因的关系
- 18 应用金属夹及尼龙绳联合高频电凝治疗结直肠息肉
- 19 结肠巨大脂肪瘤误诊为结肠癌
- 20 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移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