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改良酸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建立及比较研究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制备对该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获公认的酸相关RE动物模型多行贲门肌部分切开联合幽门半缝扎术。本研究在原部分贲门肌切开的基础上行改良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并与传统幽门半缝扎术[1]及内置幽门部分缝扎术[2]进行比较,寻求更为理想的酸相关RE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作者:唐艳萍;弓艳霞;李淑红;王瑞;刘思邈;崔莉红;李方儒 刊期: 2011- 09

  • Piwil2、Nanog结肠癌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

    结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日益西化,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肠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提出的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有致瘤性,因其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等特性,称为肿瘤干细胞。目前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白血病、乳腺癌、脑肿瘤、肺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都......

    作者:王海玲;杨丽敏;王进 刊期: 2011- 09

  • 酸性氧化电位水胃镜消毒法对龟分枝杆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随着胃镜诊疗技术日益发展与完善,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操作过程中胃镜因与患者的组织、体液等密切接触而易遭到污染,高效、安全的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菌播散和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关键。龟分枝杆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本文以传统消毒液戊二醛为对照,研究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胃镜龟分枝杆菌的杀菌效果。......

    作者:顾青;吴贞;方英;陆烨;沈哲;章宏;许国强;虞朝辉;吴忱姣;顾立英 刊期: 2011- 09

  • 国内56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荟萃分析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ntestinallymphangiectasia,IL)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综合征。本研究搜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资源系统收集1988年至2010年发表的IL中文病例报道共56例,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入选和排除标准:选取系统中所有已发表的确诊IL的国内中文病例报道。排除内容重复的病例报道。......

    作者:蒋晓芸;戎兰;孙大裕 刊期: 2011- 09

  • 口服三氯丙烷致肝功能衰竭死亡

    病例1患者男性,53岁。因口渴误服矿泉水瓶内装“稀料”[定性检测含三氯丙烷(TCP)和二氯丙醇]约10ml,7h后出现恶心、呕吐。于2010年1月20日上午急诊入院。体检: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97次/min,体温36.3℃,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皮肤无出血点及黄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

    作者:朱钧;牛颖梅;李安;郝凤桐 刊期: 2011- 09

  • 以蛋白丢失性肠病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女,40岁,因周身浮肿4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两颊红斑,无发热、咳嗽、气短、腹痛、口腔溃疡、脱发、光敏感或消瘦等,每日排便2次,无黏液脓血。入院前2个月浮肿加重,逐渐出现腹胀、腹部膨隆,平卧时胸闷,曾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未见好转,后收入消化科治疗。......

    作者:张亚杰;田丰 刊期: 2011- 09

  • 食管多发性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患者男,59岁,在食管癌早诊早治普查过程中,食管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6cm食管前壁及后壁处黏膜多枚大小不等隆起型赘生物(图1),其中前壁处一枚大,0.6cm×0.4cm×0.4cm,表面粗糙不平,后壁处大者0.4cm×0.3cm×0.3cm,小者0.2cm×0.2cm×0.2cm。......

    作者:雷复华 刊期: 2011- 09

  •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且治疗困难。吉西他滨是治疗胰腺癌相对有效的药物,但其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1年生存率仅为18%,中位总生存期(mOS)为5.4~5.6个月。日前,传统治疗方法联合靶向治疗成为晚期胰腺癌治疗的研究焦点。......

    作者:杨露璐;刘文超;喻召才;杨静悦 刊期: 2011- 09

  • 菌群与黏膜慢性炎性反应在结直肠肿瘤发病中的作用

    癌症发病的许多危险因素都与某种形式的慢性炎性反应关联,20%以上的癌症与慢性感染有关,已证实多种微生物直接介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上述疾病均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能增加患者罹患结肠癌的风险,随着病程延长,癌变概率逐渐升高。然而,临床上大多数的结直肠癌(colo......

    作者:杨静;朱元民;刘玉兰 刊期: 2011- 09

  • 肝癌术后7年伴间断发热黄疸5月

    患者男71岁,因肝癌术后7年余,间断发热5个月伴黄疸入院。入院30年前因乙型肝炎多次住院,痊愈后未复发。2003年4月MRI检查发现肝右叶膈顶部-2.8cm×2.6cm肿块,局部切除病理提示为高分化腺癌。2年后因肝右前叶2cm×2cm病灶,再次局部切除并作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005年3月发现肝右叶膈顶部有一4cm×5cm病灶,遂行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至2007年7月先后行5次TA......

    作者:许国铭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