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4-143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67/R

邮发代号: 4-29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36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消化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消化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32
  • 国内刊号:31-13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近15年2643例胃息肉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胃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和近15年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98年至2012年经胃镜检查诊断的胃息肉病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和息肉的部位、数目、大小、山田分型、病理学分型,以及H.pylori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975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胃息肉患者2643例,胃息肉检出率为4.20%,女性检出率(5.91%,1790/30269)高于男性(2.61%,853/3......

    作者:林泳;聂玉强;王红;黎庆宁;李瑜元 刊期: 2014- 04

  • 趋化因子受体6/趋化因子20生物轴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6/趋化因子20生物轴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肝癌患者48例,取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配对标本各1份.另选取8例肝良性病变患者,取其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各1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6和趋化因子20mRNA相对表达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6和趋化因子20蛋白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

    作者:刘业六;钱海鑫;张逖;唐晓军;庞利群;刘卫东;李斌 刊期: 2014- 04

  • 云母防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口服NSAID对小肠黏膜的损伤及云母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间,选取胶囊内镜检查示无小肠黏膜损伤的28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均分为云母组和对照组.予云母组云母(每日2次,每次3g)、双氯芬酸(每日2次,每次75mg)、奥美拉唑(每日1次,每次20mg)口服.对照组所用药物除无云母外,其余同云母组.两组均用药2周.用药结束后,复......

    作者:黄晨;吕宾;范一宏;张璐;姜宁;张烁;孟立娜 刊期: 2014- 04

  • 磁共振成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IP患者的MRI资料,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累及部位、范围、信号及动态强化方式,胰胆管的改变、假包膜征及其他伴随征象.将正常胰腺及胰腺癌患者各12例作为对照.AIP组与胰腺癌组影像学征象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

    作者:汪建华;王玉涛;马小龙;张建;孙高峰;左长京 刊期: 2014- 04

  • 酸袋与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的关系

    目的探讨酸袋与GERD酸反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的GERD患者29例,并以9名健康者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食管测压、酸袋检测、酸袋出现时间检测和食管24h动态pH监测.组间比较行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GERD发病与酸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ERD组和对照组中有酸袋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6%(17/29)和5/9,差异无统计......

    作者:姚东英;胡晔东;奚慧敏;孙梅;刘菲 刊期: 2014- 04

  • 恶性腹膜间皮瘤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行外科手术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1月14例行外科手术并终病理确诊为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有石棉接触史13例;腹痛10例,腹胀7例,阴道间断出血1例;有石棉斑13例;器官浸润14例,少量或无腹水9例,腹腔轻度淋巴结肿大1例,均未发现远处器官转移.弥漫型3例,局限型11例;血清CA125升高7例,7例术后行化学疗法,......

    作者:郑国启;张国尊;刘雅刚;李春英;杨雨鑫;孙鑫义 刊期: 2014- 04

  • 胃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胃黏膜细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不稳定和核内整合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1].mtDNA因缺乏组蛋白保护,易成为H.pylori感染中氧自由基的攻击靶点.在胃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主要通过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2].目前认为,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的产生场所,也是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中心.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

    作者:王晓瑜;甘晓宁;刘小敏;谭美英;李国庆;李艳兰;甘润良 刊期: 2014- 04

  • 过敏性气体引起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三例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gastroenteritis,EG)是一种以胃肠道弥散性或局限性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浸润为特征的疾病,以20~50岁患者多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现报道3例EG患者,结合文献探讨EG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杨静;郭红伟;闫伟;刘秀清;程艳丽;顾雁;王亚丽;赵灿;林静 刊期: 2014- 04

  • 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还被作为常用的抗H.pylori药物.但近年来,呋喃唑酮因其安全性问题,影响了其在H.pylori根治中的运用.一、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H.pylori的疗效呋喃唑酮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被广泛用于治疗H.pylori.含呋喃唑酮的根除方案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H.pylori对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低.呋喃唑酮可能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促进蛋白质和黏液合成、......

    作者:吕志发;谢勇 刊期: 2014- 04

  • 真菌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IBD临床常见,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是遗传、环境、免疫和肠道内微生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在IBD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肠道微生态的组成不仅包括细菌,还包括真菌、古生菌、病毒等[1].由于细菌在肠道微生物中的数量异常庞大,既往的研究多认为细菌在肠道炎性反应的发生中起着主要、乃至唯一的作用.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肠道中真菌不仅与细菌共存,而且也与肠道......

    作者:邱新运;刘玉兰 刊期: 2014- 04